来源:儒经网
——南京苏保云刘绍有“废水发电”设备研发故事(二十三)
作者:吕云(成都)
吕盒与郑先心对话之后,心里总感觉得有一些自卑感。自己刚满六十岁,从皮肤上看,他们两人的年龄,居然差不多。
他想,如果自己能够活到八十岁,能够有郑先心老人的一半精、气、神,那就不错啦。
“来这里,游玩啊!”郑先心看着吕盒,淡然的问。
“是啊!路过这里,看见风景好。所以,停留下来,歇歇脚!”
“这不,看到你这位八十多岁的老者,还在用水桶担水吗?”这是吕盒非常想知道的问题之一,八十多岁的老年人,还可以走出来挑起一百斤左右的水桶,往家里担水。这不光是身体好,绝对还有其他的原因。
“吕总!你看嘛,你现在从公路旁边的小路上走上山来,要走半小时左右。我也不年轻啦,每天也会下山、上山一次。有时,也会走出来用水桶挑两桶水,回到家里,倒进水缸里。”
“这一来二去的,一天时间就混过去啦!”
展开剩余76%“也是!越逼近老年,自爱、自立越是重要!”听到他的谈吐,吕盒心想,这位郑先心老大爷,也算是一位有知识、有文化的老者吧。
“邓老师!你的谈吐,很有风度哦!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学者吧!”
“哈哈!谢谢,吕总的夸奖!”
“年轻的时候,在上海交通大学读过书!后来,分到云南省公路局。这不,上个月才从上海回到这里的家里,拍照和写生!”
“哦!我说呢?看到邓老师的穿着、谈吐就像一位有知识、有文化的知识分子!以后,我就叫你邓老吧!”
“好的!邓老就邓老!”这一轮交谈,吕盒和郑先心各自谈出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一些看法,他们从感情上又贴近了许多。
吕盒继续问,“邓老!你一个人来这座大山里采风,没有带助理吗?”
“带了!他去镇上取,从网上购买的发电机碳刷去了!”
“发电机?难道,你们这里的晚上,也是用电力照明吗?”
“是啊!这里是一个旅店!叫‘向阳红’旅店。”
“啊!这个名字好古老啊!”
“一听!就是六十、七十年代的产物!”吕盒带着满脸的疑惑,继续问。
“我们是山里,许多的地方改变,速度比较慢!不奇怪!”
“我们这里的‘金钟山’海拔只有四千多米。经常会有旅游爱好者来这里徒步,往上走一千多米。不算高,也不累人!”
“我们这里的空气好、风景也很好!所以,来的人越来越多!”
“据说,政府明年要在这里搞文旅开发呢!”
“哦!这是好事情啦!”
“是啊!这里是云南曲靖的管辖。你看到的,国道上来往的车辆,有很多!”
“你如果再往前走100米,拐弯处,还有一家,我们专门为沿途车辆提供的加水和休息地点!”
“他的电力,也是我们这条小溪上面的水利发电机,提供的!”
“哦!还看不出来。云南山区居然,有这么先进!”吕盒带着一脸茫然,看着邓先心目瞪口呆的说。
“上海!上世纪三十年代就用上电灯、电话啦!云南,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,用上了电!”
“原因,很简单。我们这里有水源,水源的落差比较大,适合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和使用!”
“哦!原来是这样的!”吕盒看着郑先心,听着他的解释,不断地点头。
“你们这台水力发电机是哪里产的?”
“我们来的时候就有啦,这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,美国人用飞机空运过来的小型水力发电机!”
“快一百年啦!还在使用吗?”
“是啊!”
“平时,只是使用一段时间之后,要换一下碳刷!其他的部件,只做一次简单的清洁!”
“好产品的使用时间,就是长!”
“是的!”
看到摆谈得差不多,吕盒对郑先心说,“邓老!耽误你的时间啦!我要下去,同年轻人一起,商量下一步,怎么从323国道到丽江,再从丽江到四川的行程啦!”
“哦!好的!你们慢慢玩好!”郑先心与吕盒握手后,挥手告别。
由这是山区,手机的信号不好,吕盒留下郑先心的手机号后说,“邓老!等我到了手机信号好的地方,我再加上你的微信!”
“好的!没有问题!”
下山的时候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吕盒一脚踩到一团湿漉漉的青草上,突然滑到小路边的小水沟里。当他一瘸一拐,走到自己保姆车旁边的时候,助理张颖指着他的裤子说,“吕总!你挂彩啦!”
发布于:四川省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